Skip to content
Documentation
My Work
為何轉職成為工程師

為何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

首先,我是經濟系畢業的,事實上出社會前,我會的程式只有 R。如果沒聽過的人,也沒關係,但我想它確實紅了一陣子,應該現在還有他的一席之地吧。當時的我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軟體工程師,只是覺得會寫程式的人都好厲害,工作一定很好找,滿羨慕的。

求學時期,個體經濟學就是在研究不同種類個體的經濟行為,感覺自己也還算學得不錯,雖然不到很喜歡,但也挺有趣的,不過總覺得有點不夠細緻,對於真實世界的情境無法直接套用。總體就不說了,太宏觀了,我只能說我眼界太淺,無法獲得深刻的見解。

也正因為如此,我特別想透過數據了解人的真實行為。而且我希望我能先一步看到人們的需求,甚至是在他們都還不知道之前。但問題是,以我當時的技能,並不具備分析巨量資料的能力。也正因為如此,聽了家人的建議,去了人工智慧學校,全職學習了 4 個多月 Machine learning 的知識(包含 Deep laerning 與 python 相關的用法)。課程中最讓人感到興奮的是,無論什麼模型都會從理論基礎開始教,也會請大學教授來到現場教課,不是隨便套套模型就交差了事。不過當時我發現很多人跟我不一樣。大家都覺得理論很難,但反而我覺得學習這些理論比起實作對我來說還更簡單一些。因為說穿了ML背後核心的概念就是統計、線性代數和微積分,這些都是當時在經濟系的必修。但反過來說,實作我就很不在行。這不僅是本身 coding 的能力,在運用網路上資源的能力也是差別人一大截(這是我事後回想認為的)。

但無論如何我也還是靠著這 4 個多月的經驗找到了我第一份數據分析師的工作。一份挺穩定的工作,錢不多但不加班。不過也正因為不加班,我下班滿認真在學習數據分析、建模和 AI 相關的知識,也是這段時間讓我在 coding 和分析能力上都有滿顯著的提升。工作上也確實搞了幾個模型與做了一些分析專案。不過這段經歷也讓我感覺到,如果不是一間真正數據驅動的公司,你就永遠只能做 support 的角色。這句話講好聽一點是能夠幫助別人,講難聽一點就是,沒有你也沒差。沒有辦法對公司有什麼實質的影響。

當我意識到這點時,我就已經開始動了想轉職工程師的念頭。我想要成為做出產品的人,而不是 support 的人。但當時我認為我已經工作兩年多,非相關科系,突然要成為工程師我做得到嗎?我是不是又會更落後別人?也許其他地方會比較數據驅動。做數據應該還是很有價值的吧!?所以又抱著再試試的心情換了工作又做了一年半。但結果情況還是一樣。我依然看不到我的價值。這時我才終於下定決心。我想要成為一個做出好產品的人。我希望在我漫長的工作生涯,可以帶給這個世界一點價值,讓我的職涯和生活能夠有點意義。

如今我已經是一位軟體工程師,主要做網站開發,回過頭看,轉職是我人生到目前為止做的最好的決定。這篇文章是用來記錄我這一路上的心路歷程,讓未來的我做一個紀念,也希望若你也有想做的事,勇敢去嘗試,別讓你的人生活在躊躇之中。

© 2024 Eric Tsai